家没了温度,钱成了靠山

iT日记 其他好文 773

家没了温度,钱成了靠山-第1张图片-iT日记

表姑给我打电话那天,声音是哑的,像被砂纸磨过。她说姑父突发心梗住院,ICU 的押金要五万,她跑遍了婆家所有亲戚家,门槛都快踏破了,只借到三千块。公婆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,没问姑父的病情,先骂她 “嫁过来这么多年,连点应急钱都存不下”;她给娘家打电话,我外婆在那头叹着气说 “你弟要买房,家里实在抽不出钱”,话没说完就挂了。

我记得以前表姑总说,家是根,不管走多远,回头总能看见灯。她刚嫁给姑父时,攥着攒了三年的嫁妆,跟我炫耀 “以后婆家是靠山,娘家是退路,这辈子都不用怕”。那时候她眼里有光,总把 “一家人” 挂在嘴边,逢年过节给两边老人买礼物,连姑父的侄子上学,她都主动掏了学费。可谁能想到,真到了难处,那些她掏心掏肺对待的 “家人”,连句实在话都不肯说。

表姑后来在医院附近的小餐馆洗盘子,白天刷碗,晚上去夜市摆地摊卖袜子,每天只睡四个小时。有次我去看她,她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,手上全是裂口,指甲缝里还嵌着油污,可说起姑父的病情有好转时,眼里又有了点光。她说 “以前总觉得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,现在才明白,没本事没钱,连家人都看不起你”。有天晚上她收摊晚了,遇到小混混抢钱,她抱着装钱的铁盒子不肯放,被推倒在地上,膝盖擦破了一大片,可她爬起来第一反应是摸盒子里的钱还在不在 —— 那是姑父第二天的药费。

我想起我朋友小李,去年失业在家,没到三个月,家里的气氛就变了。他妈妈每天做饭故意不做他的份,说 “吃闲饭的不如早点出去找活干”;他爸爸跟亲戚打电话,说 “我家这小子没出息,啃老就算了,还没个正经工作”。有次小李跟我喝酒,红着眼眶说 “以前觉得家是避风港,现在才知道,风是家里人刮的,浪是家里人掀的”。后来他找到工作,工资涨了两倍,家里的饭又有他的份了,他妈妈还总跟邻居夸 “我儿子有本事”。

其实谁不想把家当成港湾呢?小时候摔疼了,跑回家扑进妈妈怀里就不疼了;上学时考砸了,爸爸拍着肩膀说 “下次加油”。可什么时候开始,家变了味?是从亲戚间比谁家孩子赚得多开始,还是从家人因为钱吵得面红耳赤开始?我们总说亲情无价,可现实是,没了钱,连亲情都变得轻飘飘的,连委屈都不敢轻易说出口 —— 怕被说 “没本事还矫情”,怕被家人当成累赘。

表姑后来攒够了钱,把姑父转到了普通病房,虽然还是要打工,但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了。有次她跟我说,现在她不盼着家人能帮衬多少,只盼着自己能多赚点钱,以后不管是家人生病,还是自己遇到难处,都不用再求别人。“钱这东西,冷的时候能当被子,饿的时候能当饭,委屈的时候能给自己撑腰”,她这话听得我心里发酸。

其实我们不是想把钱当底气,是没人给我们别的底气。我们也想在难过的时候回家能有碗热汤,在无助的时候家人能说句 “有我呢”,可当家里的温度凉了,当亲情被现实磨得没了棱角,我们只能攥紧手里的钱 —— 那不是贪财,是怕下次遇到难处时,连个站着的力气都没有。

有时候我会想,等我们赚够了钱,能不能把家重新捂热?就像表姑现在偶尔会给公婆买件衣服,给娘家寄点水果,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掏心掏肺,但至少少了争吵。或许钱不能买来真正的亲情,可至少能让我们在想要维护家的时候,有足够的能力;在家人需要的时候,不用再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。

家没了港湾的样子,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;可钱成了底气,是我们在现实里,最无奈也最踏实的选择。

标签: 家没温度 钱成靠山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
  • Refresh code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