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当前进展与时间节点
网络意见征集
自2025年5月20日起,国家通过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“学习强国”等平台开设专栏,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征求意见活动,公众可建言献策,汇总后作为中央决策参考。
此举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的指示,强调科学、民主、依法决策的重要性。
规划编制阶段
2024年12月已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评估,并启动“十五五”前期研究。
2025年进入起草阶段,计划在2026年3月经全国人大审议后正式发布。
二、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
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
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阶段,“十五五”需衔接“十四五”成果,并为“十六五”冲刺奠定基础,重点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、科技创新、绿色转型等领域。
发展条件研判
依托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、人才储备及基础设施优势,预计通过优化结构、提升效率实现经济稳健增长。同时需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及国内资源约束等挑战。
三、核心内容与重点领域
战略导向
深化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协同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。
强化科技创新(如芯片、AI、生物医药)及绿色低碳转型(能源结构调整、循环经济)。
核心任务
产业升级:培育新能源、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;
区域协调:优化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城市群布局,推动乡村振兴;
民生保障:应对老龄化、完善就业培训及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安全与改革
保障粮食、能源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;
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(土地、数据)及营商环境优化。
四、规划编制创新方法
数字化工具应用
引入大数据模拟政策效果(如碳排放预测模型),提升规划科学性。
多主体参与机制
通过专家论证、公众意见征集(如网络平台)及多部门协同,增强规划透明度和可行性。
五、未来展望
“十五五”规划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,也是应对全球变革、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抓手。其编制与实施将直接影响2035年远景目标的达成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