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

iT日记 其他好文 934

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-第1张图片-iT日记

1、孝感动天(虞舜):舜的父亲瞽叟、继母和异母弟象多次加害于他,但舜始终孝顺父母、友爱弟弟。他的孝行感动天帝,派大象替他耕田,鸟儿替他除草。

2、亲尝汤药(汉文帝刘恒):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患病三年,他日夜侍奉,亲尝汤药后才让母亲服用,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。

3、啮指痛心(曾参):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,以孝著称。他少年时家贫,常入山打柴。一次家里来了客人,母亲不知所措,咬手指盼他回来,曾参忽然心疼,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,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。

4、百里负米(仲由):仲由即子路,他早年家中贫穷,自己吃野菜,却从百里外背米供养父母。后做高官仍怀念父母,感叹不能再为父母负米。

5、芦衣顺母(闵损):闵损受继母虐待,冬衣以芦花填充,父亲得知欲休妻,闵损劝阻说 “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”,宽容地维护了家庭和睦。

6、鹿乳奉亲(郯子):郯子的父母患眼疾需鹿乳治病,他披鹿皮混入鹿群取乳,险些被猎人射杀,最终冒险为父母取到鹿乳。

7、戏彩娱亲(老莱子):老莱子七十岁时仍穿五彩衣,学婴儿啼哭、嬉戏,逗父母开心,让父母精神愉悦。

8、卖身葬父(董永):董永少年丧母,父亲亡故后,他卖身至一富家为奴,换取丧葬费用。上工路上遇仙女结为夫妻,仙女织锦为他抵债赎身。

9、刻木事亲(丁兰):丁兰幼年父母双亡,他刻父母木像供奉,凡事均和木像商议。妻子针刺木像竟流血,丁兰得知后休妻,以表对父母的敬重。

10、行佣供母(江革):江革避乱时背母逃难,后做佣工供养母亲,自己赤脚无衣,在乱世中仍坚守孝道。

11、怀橘遗亲(陆绩):六岁的陆绩做客时藏两个橘子于怀中,欲带回家给母亲,他说 “吾母性之所爱”,展现了幼童的纯孝。

12、埋儿奉母(郭巨):郭巨家贫,为省口粮养母,欲埋儿子,结果掘地得黄金一釜,避免了悲剧发生,但其行为反映了古代 “孝高于慈” 的极端观念,存在争议。

13、扇枕温衾(黄香):黄香九岁时,夏日为父扇凉枕席,冬日暖被窝,体贴入微地照顾父亲。

14、拾葚异器(蔡顺):蔡顺在王莽之乱、饥荒时拾桑葚,将熟葚与酸葚分装,熟葚奉母,酸葚自食,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优先孝亲的品质。

15、涌泉跃鲤(姜诗):姜诗夫妇每日取江水奉母,婆婆嗜鱼脍爱饮江水,后屋旁涌泉跃鲤,孝感自然,夫妻同心尽孝。

16、闻雷泣墓(王裒):王裒的母亲怕雷,死后每遇雷雨,他便到墓前陪伴,说 “裒在此”,孝思延续至死后。

17、乳姑不怠(唐夫人):崔山南的曾祖母年老无齿,儿媳唐夫人每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,展现了婆媳之间的孝道传承。

18、卧冰求鲤(王祥):王祥的继母病中欲吃活鱼,他卧冰融化冰雪,双鲤跃出,其孝行感动天地。

19、恣蚊饱血(吴猛):八岁的吴猛家贫无蚊帐,赤身让蚊子吸自己的血,怕蚊子去叮咬父亲,是童孝的极端表现。

20、扼虎救父(杨香):十四岁的杨香随父砍柴,遇猛虎叼父,她徒手扼虎颈,虎逃,展现了少女不畏生死的勇孝。

21、哭竹生笋(孟宗):孟宗的母亲病中欲吃笋,冬日无笋,他抱竹痛哭,地裂出笋,体现了其孝心感动自然。

22、尝粪忧心(庾黔娄):庾黔娄的父亲生病,医生称尝粪便甜苦可知病情,他尝父粪后忧心不已,体现了对父亲病情的担忧。

23、弃官寻母(朱寿昌):朱寿昌的生母被父休弃,五十年未见,他弃官千里寻母,最终母子团聚,孝道重于仕途。

24、涤亲溺器(黄庭坚):北宋黄庭坚虽居高官,每日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,表明地位高低不影响尽孝,要亲力亲为。

标签: 元代 郭居敬 二十四孝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
  • Refresh code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