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线作为网络传输的核心介质,根据传输性能、结构设计和应用场景的不同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,各类型之间的区别显著:
一、主流网线类型及核心参数
五类线(CAT5)
传输速率:最高100Mbps
带宽:100MHz
特点:已逐渐淘汰,仅支持百兆网络,外皮标注“CAT5”。
超五类线(CAT5e)
传输速率:短距离(≤55米)支持千兆(1Gbps)
带宽:100MHz
特点:衰减和串扰更小,性价比高,适合家庭百兆网络,外皮标注“CAT5e”。
六类线(CAT6)
传输速率:100米内支持千兆(1Gbps),55米内支持万兆(10Gbps)
带宽:250MHz
特点:增加十字骨架减少串扰,线芯更粗(0.56-0.58mm),适合千兆网络预埋,外皮标注“CAT6”。
超六类线(CAT6a)
传输速率:100米内稳定支持万兆(10Gbps)
带宽:500MHz
特点:抗干扰能力更强,适合未来网络升级,外皮标注“CAT6A”。
七类线(CAT7)
传输速率:100米内支持万兆(10Gbps),短距离支持40Gbps
带宽:600MHz
特点:强制双屏蔽结构(每对线独立屏蔽+外层总屏蔽),适合高干扰环境(如机房),外皮标注“CAT7”。
八类线(CAT8)
传输速率:30米内支持40Gbps
带宽:2000MHz
特点:专为数据中心设计,线径粗且硬,成本极高,外皮标注“CAT8”。
二、核心区别对比
三、其他关键差异
屏蔽类型
非屏蔽(UTP):成本低、易安装,适合家庭低干扰环境。
单屏蔽(FTP):外层铝箔屏蔽,适合中等干扰。
双屏蔽(STP/SFTP):每对线独立屏蔽+外层总屏蔽,抗干扰极强,但需接地处理,否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材质影响
无氧铜:电阻小、传输距离远(推荐家装预埋)。
铜包铝:成本低但易老化,适合临时使用。
铁铝线:性能差,易氧化,不建议选用。
结构设计
六类及以上网线普遍内置“十字骨架”,减少线对间干扰。
七类、八类线因屏蔽层加厚,线径更粗且硬度高,施工难度大。
四、家用选购建议
基础需求:百兆/千兆网络选超五类(CAT5e)或六类(CAT6)非屏蔽线。
未来升级:预埋推荐超六类(CAT6a),支持万兆且无需二次布线。
高干扰环境:如智能家居设备密集,可选六类屏蔽线(需确保接地)。
材质优先:预埋线务必选无氧铜,外接临时线可用铜包铝。
避坑提示:避免标注“CAT6E”的非标产品,选择绿联、秋叶原等正规品牌。
总结
网线类型的选择需综合速率、距离、干扰环境和成本。家庭用户推荐六类非屏蔽无氧铜网线,平衡性能与性价比;企业或高端用户可考虑超六类或七类屏蔽线。未来随着万兆网络普及,超六类(CAT6a)或成主流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